两地之间 /  Antonia Nessi女士与罗明君的对话(2020年在罗明君工作室)

10-07-2024    Views  40

 

我们正在筹备 "纸上 "展览。在毕尔市山顶的工作室里,我们的对话在日常和环境之外,在工作和白日梦之间,在前所未有的、充满不确定性被疫情所主导的时期,仿佛悬浮在一个泡泡里。这个明亮的地方,罗明君喜欢称之为 "第三空间 "的地方,是她现在发现自己所在的无人区。有点像花园里迎面的那棵百年玉兰树,从亚洲来到这里寻找新生活并扎根的一样。不同的状态和细微差别贯穿在罗明君的文字和声音中,逐渐编织成一种结构,讲述了一个两地之间的旅程。这种地理和内心的游历是她艺术创作的根源,在她的作品中,纸张成为追寻记忆及其游历的媒介。

Antonia Nessi:你在中国北方(河北)和湖南省度过的童年和青年时期,处在毛泽东时期、文化大革命和中国开放初期的过渡时期。你对这段经历保留着怎样的记忆?

L在我的童年记忆中,我的童年是在乡村度过的,无忧无虑地玩耍,从小就喜欢画画。14 岁时,我对艺术产生了最初的兴趣,这要归功于一位剧场布景设计师,他教我书法及其不同风格。伦勃朗的作品让我着迷,我是通过复制品发现伦勃朗的。1979 年,在经历了中学阶段的迷茫之后,我考入了湖南大学美术学院。在那里,我学到了严谨、方法、油画技巧以及从欧洲和俄罗斯引进的写实主义。与此同时,我读了很多书,梦想着到别处去。我记得自己当时非常好奇。中国正在改革开放,我觉得自己是这股年轻人浪潮中的一员,他们渴望学习,渴望打破常规,并被神秘而迷人的欧洲所吸引。1985 年,我们与其他艺术家一起成立了 "0 "小组,并在长沙举办了第一次展览。

AN:在西藏遇到你的丈夫后,你在1987年开始在瑞士定居。你游历了欧洲的各个首都。在1991年,你参观了卡塞尔文献展,1992年参观了威尼斯双年展,哈拉尔德·舍曼(Harald Szeemann)在双年展上以dAperTutto为名,汇集了大量中国艺术家的创作,为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上获得了可见度。但对你来说,那是一段以分离感和寻找感为主的时期,你将自己定义为移民。

L那是一个充实的时期,让我有了很多发现,但我感到与中国的关系在减弱,而与瑞士尚未建立真正的关联。这种断裂让我得以对此进行思考。远离我的文化之根,我暂时放弃了油画,重新关注中国水墨画。这种实践让我有自由感,缓解了我的怀旧之情。这是一种矛盾的方式,正是通过远离我的国家,我才重新发现了它的丰富性。

AN:在这个过渡阶段,你是否特别关注语言和其符号?

L语言既是障碍,也是开端,它在试图拉近两个相距甚远的文化之间起着核心作用,也在探索新的个人领域中扮演着角色。在这些年里,我重新回到书法,但以不同的方式,或以不同的空间感来面对它。这种对新型语言形式的探索,是“拆字”系列的起源,表意文字被重新创造,接近抽象,但中国文字的精神依然存在。

AN:或许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种对图像的破坏或远离传统的形式,但这不是一种和解吗?

L当时我正在学习法语,试图通过创造自己的词汇和风格来融入社会。就像凤凰涅一样,我觉得有必要 "将自己置于火中",以便重新崛起。这也是贯穿我所有作品的一个永恒主题:破坏,撕裂,以求重建。

AN:动作、材料选择和技术手段是否反映了你的内心状态?

L宣纸和中国墨水是我的实验领域。同时在创作中常常撕毁和重构作品,让作品以新的面目出现。我将其视为我生活的一种隐喻。这不正是我所经历的吗?在国外生活,学习,融入,然后再次回望。我生活中的每个变化影响着我的工作:作品是我身份的表现。

AN:从1994年开始并一直发展至今的散系列展示了你在中国墨水画中的另一面。这个如繁星点点般的作品,以碎点、残片和尘土为诗意,激发并概括了你的创作情感,是吗?

L是的,这是一个能适应不同展览空间的系列,它伴随着我,与我一起发展。这项工作很好地概括了我的创作方法:形式上的探索,对动作和粘贴的掌控,对墨水在纸上滴落或装裱浆糊在纸上作用的偶然性和“不可控制性”。在技术和材料的掌握下隐藏着一种不可预测的混沌。这是一幅关于事物和命运无常的图像。

AN:从2000年开始,你创作了小东西系列,这是一种新的、具有表现力的中国墨水画表达形式。它涉及到一个个人世界,这在你的装置作品疼中也有体现,其中你用红色刺绣在100米长的纱布上描绘了你日常生活中的物品。你探索一个新的领域,一个属于你自己的领域。

L描绘构成了我的世界里的事物,帮助我克服了不断离别的痛苦。在经历了困惑和分离感之后,终于搬入了我自己的房屋,我的身份形式出现了新的变化。的行李箱放在了一个稳定的新地方,我开始观察环境中的一切。

AN:这是对你自己和你的历史的一种新的审视吗?一种自画像?

L是的,回归到具象,回归到构成我的身份的简单事物:碗、杯子、画笔、卫生棉条、口红、手袋、花瓶、剪刀… 这是以另一种方式描绘我自己,并在过去和未来、传统和自由之间,以不同的方式描绘我自己,宣示我作为女性的身份

AN:碗,用一种纸制物体的形式,它是否特别体现了身份概念是相对的这一事实?

L如果你仔细想想,和中国有关的成见里,碗是唯一一个在全世界和所有圈子里都被认可的中国物品。这件物品是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,它可能存在于每个人的厨房或起居室中,它已成为我 的"两者之间 "的一种见证,也象征着在我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中,我不可能将自己归入一个类别或限制之中。

AN:从2008年开始,你重新拾起了绘画,这是你在年轻时期就曾陪伴过你的一种表达方式,现在成为了你与和记忆相关的创作的核心。它是对过去痕迹的一种基本揭示吗?

L这一重新开始绘画的契机是我在中国生活时拍摄的一系列照片,这些照片中有我的父母、小时候的自己、一群小学生和小路。通过将这些随着时间推移而褪色的照片转换成图画,我得以重现怀旧记忆。多年来,这些场景中人物的面孔已在我的记忆中模糊不清。具象绘画是我重拾绘画的关键,现在我又找到了新的力量。在纸上和画布上,我特别强调看不见的、空白的、寂静的部分。在这些图像中,人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克制。乍看之下一切都是平静的,但背后却隐藏着一种潜藏的火焰。也许,那就是我。

AN:在努沙泰尔艺术与历史博物馆的项目中,汇聚了四位文化和视野不同的艺术家,围绕着共同点——纸。这种媒介在你的作品中有何意义?

这是我第一次在展览中只专注于纸,并真切地意识到它的重要性。实际上,纸一直都是我生活的一部分:我并没有做什么新的事情。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,在农村,窗户上糊的是纸;还有我母亲手工制作鞋子,我记得那时用几层报纸粘在一起形成的鞋子形状。今天我有幸再次审视我的轨迹,并着手创作一些新作品,特别是对我即将现场制作的装置而言。纸张是一种轻盈、灵活、柔软的媒介,但同时它也会割伤人。当你将纸张握在手中时,你会感到与人性的接近。